2012年11月9日

剛接觸聖經的故事與結婚七週年紀念



        大概十年前,那時候我還沒有信主,有一位姊妹向我傳福音,當時的我,是個憂鬱成疾的失意青年,我不認為世上有什麼「道理」可以幫助我,人生是個無可避免的悲劇。
        印象很深刻,這個姊妹用耶穌的比喻來感化我這個黑暗之子,首先她給我「浪子回家」的故事(路加福音15:11-32),這個故事裡說到一個離家的不肖子,最終窮途末路,無法謀生,回了家後卻被寬大的父親接納,不但接納,這父親表明失而復得的歡喜,真正的父親永遠不會拒絕自己的孩子的;這故事比喻天父上帝的慈愛,就像父親一般,永遠接納投靠祂的人,畢竟世人都是祂所造所養,是祂所愛的孩子。可是當時聽這故事時,我並不認為有神的存在,雖然嚮往這等美事,卻不能相信這是真理,只當他是宗教上的勵志與安慰。
如此美好的故事,竟從一個比我小六歲的研究所女學生聽到,並且她甚至頗能體會我當時的愁苦,當時我內心已經到了潦倒無助的景況,認為自己的存在毫無意義,生命本身就像是個殘酷的玩笑,如果真的有神,那一定是個壞神,可是這個女孩卻相信有一個愛人的神,而且不但相信,她自己也愛人,她用自己打工的收入認養了三個非洲小孩。以當時我的觀念看來,這是多麼奇妙的事,我看到非洲大饑荒只感到世界的可憎,而這女孩卻實際上盡力做了些什麼,我的周遭不曾見過這樣的人,我感到有點羞恥。
這姊妹不但鼓勵我,還願意陪伴我,因為我以前學過電影,很愛看電影,於是我們相約一起去看一部老電影(Jules et Jim),她看不到一半就睡著了,但可見他對我很用心。後來,她要我看聖經,認為聖經能幫助我,我就看,把它當小說從頭來讀,我以為我可以看得很快,但實際上看得很慢很慢,讀起來一點也不輕鬆、愉快,我本來以為它會是一本講道理的書,但實際上它記述從神開天闢地以來發生的許多的故事,所有的內容都和我的思想衝突,閱讀的過程中我感到聖經的內容充滿了刺,證明了神的話「比一切兩刃的劍更快」(希伯來書4:12),受到人道主義深深影響的現代人,應該都會難以接受,會用批判的眼光來看聖經,或是根本不屑一顧。
後來,這個姊妹用另一個聖經的故事來啟發我,她用「撒種的比喻」(馬太福音13:1-9)來說明福音,她認為我是比喻裡的「好土」,也就是耶穌說那可以結實百倍的,這句話非常震撼我的心,以當時我的狀況,我根本連土都稱不上,大概是「路旁」的等級,因為我壓根兒無法相信有神的存在,更不用說耶穌是救世主。但是她何以認定我是「好土」,到如今我雖然已經信了主,但仍然覺得自己稱不上好的土,頂多是荊棘裡的土。但是這樣的話,聽在一個已經自我放棄、毫無盼望的青年來說,卻深深地安慰了我當時幽暗的心,這位基督徒姊妹真的有不同的眼光,難以言喻的力量隱藏在她裡面,這秘密是什麼?雖然她曾邀請我去教會,但我毫不留情面地拒絕,不過我內心卻對她的神,有了更多的興趣,以我內向和臉皮薄的個性,我寧願從其他管道去了解。
話說受了這姊妹愛的鼓勵,我決定從頭好好地讀聖經,當然還是讀得很慢,很吃力,但是因為「愛」的力量,我還是盡可能去讀,想了解這「愛」的祕密,這期間我也看了一些基督徒的文章、書籍,另外一位基督徒同事成為我當時最好的朋友,我們常常混在一起天南地北地聊天,因此,對基督信仰有了基本的認識,明白被釘十字架的耶穌基督是信仰的核心,但是我還是無法接受,只因為,我心裡有一個「壞神」存在,我不能接受「壞神」的獨生子成為我的救主,但是我的心已經不同了,我願意讓聖經來說服我,你看看,這人多麼驕傲,姿態多麼高,竟然要神來拜託我信。神,當然不會來拜託我信,祂以另一種姿態出現。
我很用心地慢慢讀從創世紀開始讀,記得,那是一個深夜,讀到亞伯拉罕被要求把兒子殺了獻給「壞神」,我心裡的「壞神」始終讓我痛苦不堪,我當時可能因為作息不正常,到了半夜精神還很好,但讀到這段故事,我實在受到太大的刺激,從我了解的事實,我認識的基督徒都很善良、有愛心,可是他們為什麼相信這個野蠻的神,神為什麼這麼殘忍,竟然要人把自己的小孩獻為祭物,頭好痛,然後我接著想,這世上許多困苦無依的人,還有很多戰亂與不幸,這個虐待狂的神到到底為什麼?我如何相信「神愛世人」?愛,是出自於神嗎?從創世紀裡我只看到高高在上,嚴厲無情的神。姑且不論全世界不幸的人,我想到我自己過去所受的傷害、痛苦,神不是同樣允許嗎?但是,他們說,信了耶穌就會得救,我只知道我很不快樂,我心裡想,難道不能讓我快樂嗎?
我抬起頭,對著天花板說:「如果你在那裡,請你把我的腦袋裡不快樂的記憶抹去,變成白痴也無所謂
這是我生平第一個「禱告」,在剛做了這個禱告以後,我的頭更痛,我的心更亂了,我覺得我好像快要瘋掉了,對著「壞神」講話。當時有種強烈的懼怕在心頭上,我從來不相信有靈異事件,但是那種懼怕就是怕這樣的東西,我感到當時有個看不見的黑影要傷害我,我養的米格魯小獵犬對著我警戒,她同樣不安,無助和恐懼的氣氛圍繞著我,我看到書桌上的角落有一本宣傳小冊子,上面印刷著呼求耶穌的禱告文,我就誠心誠意地照著唸,唸完後還是很害怕,我認為我是瘋了。
不知道什麼時候昏睡著了,次日不到六點我就清醒了,我的狗還在打鼾,我感到精神很舒暢,就像我之後的每一天,我聽到院子外面麻雀的叫聲,感到很好聽,我梳洗一番,想要出去走走,後來就到附近的小學和一些老人家一同繞著操場走,看看天空上的浮雲還有操場周圍的木麻黃,他們被風吹動好像在和我打招呼,我感到很開心,內心充滿平安和寧靜,我走了很久,回想前晚所經歷的事,就打了一通電話給那位姊妹,我跟她說:「我相信神了。」後來我拜託她陪我去教會做禮拜。生平第一次進教堂,很難為情,好在有她陪我,當會中唱詩歌「奇異恩典」,不知多少年沒有流淚的雙眼,就湧出了淚水,就像那迷途的浪子,我心裡說了類似的話:我得罪了天,又得罪了你我不配稱為你的兒子」。
信主之後,透過聖經和聖靈的教導,慢慢了解了,這世上許許多多的不幸、痛苦,乃是因為「罪」的緣故,人的良心是神所造、所設計,若是不按著神的心意去行,內心不會得到真正的快樂,也無法對抗罪的權勢,頂多能夠掩面不去面對,不去想、不去聽、不去明白聖經上啟示的真理。
後來,這位姊妹願意繼續陪我去教會,中間分開一段時間,我又把她追回來,好繼續陪我去教會,直到如今。過兩天就是我們結婚七週年紀念日,我希望她可以繼續陪我去教會到人生的最後。

2012年6月27日

聖經經文用最多的經典流行歌曲 (Byrds)


    最近五月天樂團,發表一首歌曲「諾亞方舟」,雖然和聖經所講的諾亞方舟一點關係都沒有,但是借用基督教文化中熟悉的詞彙,讓人感到親切。聽說周杰倫前些日子,因為交了一位基督徒姊妹,所以也信主了,希望他是來真的,哪一天,可以發表一曲不但有信仰內涵又有宣示真理的歌曲,而且能讓年輕人容易接觸福音。
    那,能夠把嚴肅的聖經經文,放到音樂裡面,讓大家朗朗上口,而且成為經典歌曲,我想Byrds的Turn!Turn!Turn!將會前無古人,希望不會後無來者。



   
    這首歌真的好聽又發人深省,可說從小聽到大,第一次喜歡這首歌的時候還是國中生,還去買了專輯錄音帶,當時當然不知道歌詞原來是來自聖經。這首歌曾是全美流行音樂「告示牌」排行榜冠軍,最主要原因是單曲發行的60年代,正是美國的反戰風潮,反戰、和平是當時創作樂團的基調,Bob Dylan 和 Bryds都是後來漸漸成為美國民謠的代表,因為他們總是唱出老百姓的心聲。這首歌,也收錄在1995年電影「阿甘正傳」中,場景就是和平廣場上的五十萬人反戰示威。
    來看看聖經原文和歌詞吧!

傳道書三章1-8節
(King James Version)
1 To every thing there is a season, and a time to every purpose under the heaven:
2 A time to be born, and a time to die; a time to plant, and a time to pluck up that which is planted;
3 A time to kill, and a time to heal; a time to break down, and a time to build up;
4 A time to weep, and a time to laugh; a time to mourn, and a time to dance;
5 A time to cast away stones, and a time to gather stones together; a time to embrace, and a time to refrain from embracing;
6 A time to get, and a time to lose; a time to keep, and a time to cast away;
7 A time to rend, and a time to sew; a time to keep silence, and a time to speak;
8 A time to love, and a time to hate; a time of war, and a time of peace.
(中文和合本)
1 凡事都有定期,天下萬務都有定時。
2 生有時,死有時;栽種有時,拔出所栽種的也有時;
3 殺戮有時,醫治有時;拆毀有時,建造有時;
4 哭有時,笑有時;哀慟有時,跳舞有時;
5 拋擲石頭有時,堆聚石頭有時;懷抱有時,不懷抱有時;
6 尋找有時,失落有時;保守有時,捨棄有時;
7 撕裂有時,縫補有時;靜默有時,言語有時;
8 喜愛有時,恨惡有時;爭戰有時,和好有時。
歌詞:
To Everything (Turn, Turn, Turn)
There is a season (Turn, Turn, Turn)
And a time to every purpose, under Heaven

A time to be born, a time to die
A time to plant, a time to reap
A time to kill, a time to heal
A time to laugh, a time to weep

To Everything (Turn, Turn, Turn)
There is a season (Turn, Turn, Turn)
And a time to every purpose, under Heaven

A time to build up,a time to break down
A time to dance, a time to mourn
A time to cast away stones, a time to gather stones together

To Everything (Turn, Turn, Turn)
There is a season (Turn, Turn, Turn)
And a time to every purpose, under Heaven

A time of love, a time of hate
A time of war, a time of peace
A time you may embrace, a time to refrain from embracing

To Everything (Turn, Turn, Turn)
There is a season (Turn, Turn, Turn)
And a time to every purpose, under Heaven

A time to gain, a time to lose
A time to rend, a time to sew
A time for love, a time for hate
A time for peace, I swear it's not too late

2012年5月31日

祁克果的存在主義

存在主義的觀念由哲學家祁克果而來,他本人是個虔誠的基督徒,也認為自己的哲學思想與正統基督教是一致的,和後來的存在主義哲學家,自我中心的存在主義不同。
十九世紀的丹麥國家教會,和大多西歐國家一樣,採納了自由主義的精神,受到黑格爾的宗教哲學影響很大,神依賴於人,並且之間相連無間,神藉著人而自我實現。神藉著基督教國家,讓其他人類文明看見一切真理完美的呈現的境界,也就是理性掌管並實現了和樂的社會和秩序,就會珍惜和效法,屆時,神的國就降臨了。
祁克果反對黑格爾的宗教思想,他批判黑格爾神臨在文化的歷史演進,以此為基礎的文化基督教,並不是真的基督教。他認為基督教不是一種最高等的哲學,存在不是完全屬於理性的了悟。人和神有無限的差異,神是聖潔、超越、自我存在,而人類是有限、依賴、並且有罪,人必須藉著「信心的縱躍」,用主觀和熱情擁抱真理,才得以認識神;而非藉著客觀上的角度,使用理性上邏輯的推論,或是科學的實證來接受。所謂信心,總有未知的層面,基督信仰是一場冒險行動,倫理性的宗教不是正宗的基督教信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