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1年10月23日

十二使徒遺訓(THE DIDACHE)

十二使徒遺訓(THE DIDACHE)
譯者:孫玉堃 2011/10/23

中文版翻譯自英文版
Original Translated From Greek by Ben H. Swett
http://bswett.com/1998-01Didache.html
譯者聲明:此翻譯本允許複製與傳播、但請保留譯者和出處。
Statement: This translation is not copyrighted, you can copy and distribute it by any form with the full name of translators.
譯者序
當我們談到初期教會的時候,腦海中浮現的景象,絕對不是大教堂或是唱詩班的畫面,而是血淋淋的羅馬競技場,聖徒為了持守信仰而殉道的畫面,第二世紀教父特土良(Tertulianus 150-230AD)曾說:「殉道者的血是教會的種子。」對於這些無畏世界的迫害而選擇為義犧牲的聖徒們,我們除了為之動容,也特別對他們堅定的忠貞而深深感動,他們影響了世世代代的基督徒。譯者翻譯和查考【十二使徒遺訓】的原因是:根據目前的研究,它可能是新約聖經正典還沒有確立以前,最早成書流傳在教會中的書信(101AD)。儘管,書信原始的作者不詳,並且後來沒有被納入聖經正典,但是它仍深深地影響初期教會的信徒,可以視為了解初代教會信徒普遍的信仰內容的重要參考。在部分譯文後,譯者附註了直接引用的聖經章節,供讀者參考,對於文本的分析,則並不多評論。在此特別聲明,由於【十二使徒遺訓】並非聖經正典,不具聖經權威性,讀者請勿引用作為基督教信仰依據,僅僅期待對於習慣閱讀中文,並想研究初期教會信仰內涵的信徒,有方便的參考資料。

第一章

1:1 人生有兩種道路,引導到生命或死亡;這兩者差異及極大。
(30:19, 21:8, 7:13-14)
1:2 以下是生命之道:第一,「愛創造你的神」;第二,「愛人如己」,任何你不會對自己做的事,不要對別人做。
(6:4-5,利19:18,太22:37-40,可12:29-31,路10:25-28Romans13:10,太7:12Luke 6:31)
1:3 這些格言的教導:為詛咒你的人祝福和為仇敵禱告,也為了那些迫害你的禁食;只愛那些愛你的人,有什麼好稱許的呢?沒有信主的人不也這樣行嗎?卻要愛你的仇敵,這樣你將不會有仇敵。
(5:43-47,路6:27-35,羅12:14)
1:4 要避免肉體的情慾,有人打你的右臉,連左臉也轉過來由他打,這樣你就是完全成熟; 有人強逼你走一里路,你就同他走二里;有人要拿你的大衣,連外套也給他;如果有人取了屬於你的東西,不用再要回來或是試圖索討。
(5:27-30,弗4:22,帖前4:3-5,約一2:16-17,太5:39-41,路6:29)
1:5 凡求你的,就給他,不用再要回來;因為天父白白賜恩給所有人。按這戒命給予人的有福了,因為他毫無罪咎,但拿的人卻不一定;拿的人如果真的需要,則無罪咎,但如果並不是真的需要,就必須解釋他為什麼接受; 在審訊事件的過程中,他必須要被拘押,直到他還清所有。
(5:42,路6:30,徒20:35,太5:26)
1:6 這句話真是對極了:「把你的救濟留在你手中,直到你知道要給誰。」
2:1 第二條誡命的教導是:
2:2 不可謀殺,不可姦淫,不可誘姦男孩,不可婚前發生性關係,不可偷竊,不可幫人算命,不可施法術,不可墮胎或殺嬰,不可貪圖鄰居的東西。
2:3 不可發假誓言,不可作偽證;不可說邪惡的話,不可懷著仇恨。
2:4 不可心懷二意,口是心非,因為口是心非引導到死亡。
2:5 話語不可顛倒是非或憑空捏造,要根據事實。
2:6 不可貪婪、表裡不一、心懷惡意、驕傲自大,不可對鄰舍有邪惡的意圖。
2:7 不要恨任何人,但有些人你要訓斥,有些你要為他禱告,愛他們超過愛自己的靈魂。
3:1 孩子,要避開一切的邪惡或是像是邪惡的事情。
3:2 不要懷恨,因為仇恨引導人謀殺,也不要忌妒,不要老愛爭執和爭吵,因為這些都可引起殺機。
3:3 孩子,不要放蕩,放蕩的態度引導人婚前性行為,也不要說淫辭穢語或色瞇瞇的看別人,這些都會引導人犯姦淫。
3:4 孩子,不要作解釋兆頭的人,這會引人崇拜偶像,不要當魔法師、占星師、神秘的治療師,也不要想找他們,因為這些都是會引導人拜偶像。
3:5 孩子,不要做騙子,說謊等於偷竊,不要貪得無厭,不要自高自大,這些都會成為偷竊的動機。
3:6 孩子,不要抱怨,這會變成褻瀆神,不要固執、心懷邪念、這些都會成為褻瀆神的動機。
3:7 要溫和謙卑,謙恭的人承受地土。
3:8 要堅毅、仁慈、樸實、愛好和平,善良,並且永遠敬重這些教導。
(37:11,太5:5)
3: 9 不可炫耀自己,也不可放肆你的靈魂。不可讓高傲進入你的靈魂,倒要行事正直和謙卑。
3:10 你該接受發生在你身上的事都是好的,了解沒有神的話,什麼都不會發生。
4:1 孩子,要日夜紀念那位對你訴說神話語的人,像敬重主一般敬重他,因為他的地位已經被宣告,他就是代表主。
4:2 每天尋求見這些聖徒,讓你可以在他們的話中安息。
4:3 你不該想要分裂,反倒要讓爭執的雙方促成和平。當有責備越軌行為的時候,你該依公義判斷,不可以偏袒一方。
4:4 不可沒有立場,見風轉舵。
4:5 不可伸出雙手要東西,當別人要給的時候卻收回來不接受。
4:6 你果你有財物在手,要為了你的罪付上贖罪金。
4:7 施予不可猶豫,給的時候也不可發牢騷,因為你知道那計算你的付出和給你獎賞的是誰。
4:8 不可轉身不管那真正需要的人,反倒和你的兄弟分享一切而不要說你擁有它們,因為若你是不朽之人的夥伴,會朽壞之物又算什麼呢?
4:9 不可不引導你的兒女,反要教導他們敬畏神。
4:10不可苦待你的奴僕,他們和你一樣盼望神,免得他們不再敬畏那位同時在你們之上的神,祂來不是為了好名聲的人,而是為了一切聖靈所預備的。
4:11 而你們做奴隸的,要對你的主人心存羞愧和敬畏,如同對神一樣。
4:12 你要恨惡一切偽善和一切不討主喜悅的事。
4:13 不可拋棄主的誡命,反倒要護衛你所領受的並不擅自增減任何內容。
4:14 要為你在團契中越軌的行為懺悔,並且不可存有惡念地禱告。以上是生命之道。
5:1 以下是死亡之道:首先,它充滿了邪惡、詛咒、兇殺、亂倫、放蕩、通姦、偷盜、拜偶像、算命、巫術、搶劫、假見證、偽善、表裡不一、詭詐、高傲、怨恨、固執、貪婪、汙穢的言語、忌妒、厚顏無恥、虛榮、自吹自擂。
5:2 迫害好人、討厭真理、喜愛謊言、不明白正直的報酬、不堅持善良或正義、不嚮往善行反倒行惡、毫不溫柔和沒耐心、喜愛沒價值的事物、追求報答、對需要的人毫無仁慈、不幫助哀傷困苦的人、不認得造他們的造物者、謀殺小孩、敗壞神所賜的形象、轉身不理有需要的人、壓迫困苦的人、崇尚財富、對窮人審判不公。孩子,願你能被帶離這一切罪惡。
6:1 要小心引導你走到這條道路的人,因為他是教導你遠離神。
6:2 如果你可以承擔主全部的軛,你會是完美(完全成熟);但如果你不能,就盡力而為吧。
(19:2,太5:48)
6:3 關於飲食,都可以吃,但是要小心那些祭拜過偶像的食物,因為這些是對死亡的神靈的崇拜儀式。
(15:20-29, 21:25)

第二章

7:1 關於洗禮,首先背誦這些戒律,奉父、子、聖靈的名在流動的水中施洗。
7:2 不過,如果你沒有流動的水,就在其他水池施洗,如果你不能在冷水中施洗,在溫水也行。
7:3 如果都沒有,就奉父、子、聖靈的名把水澆在頭上三次。
7:4 在洗禮前,讓施洗者和受洗者禁食,其他人也可以禁食;並且要求受洗者在洗禮前一天或兩天禁食。
(Matthew 28:19)
8:1 不要和偽善的人一起禁食,因為他們在星期一和星期五禁食,而你應該在星期三和星期五禁食。
8:2 禱告不要像偽善的人,要像主在福音書裡要求的那樣:「我們在天上的父,願你的名為聖,你的國度降臨,你的旨意成就在地上如同在天上。給我們每日的飲食,並且免我們的債,如同我們也免了別人的債,不要引導我們進入試探,救我們脫離邪惡,權柄、榮耀都歸你,直到永遠。」
8:3 一天這樣禱告三次。
(6:9-13)
9:1 關於感恩禮(聖餐禮)
9:2 首先,關於領杯,要說:「天父,我們感謝你,因為因為你透過你的兒子耶穌顯明了你兒子大衛的神聖的血脈,榮耀歸給你直到永遠。」
9:3 而關於擘餅,要說:「天父,我們感謝你,因為你透過你的兒子耶穌顯明了生命和知識;榮耀歸給你直到永遠。
9:4這破碎的餅在山上分散,後又聚集為一,所以你的聖徒在世界的末了聚集在一塊進到你的國,藉著耶穌基督,榮耀、權柄都歸給你直到永遠。」
9:5 但是不要讓還未奉主的名受洗的人,吃或喝聖餐,因為主曾說:「不要把聖物給狗。」
(林前11:20-34,太7:6)
10:1 領過聖餐後,
10:2 應感恩說:「聖父,我們感謝你,因你的聖名,你已經住在我們心裡,因你藉著你的兒子耶穌讓我們明白知識、信心、永生,榮耀歸給你直到永遠。
10:3 你是全能的主,為了你的名創造了萬物,給人們飲食享受,他們也許稱謝你,但是藉著你的兒子,你給了我們屬靈的飲食和永生,
10:4 為了這一切,我們感謝你的大能,榮耀歸給你到永遠,
10:5 主,紀念你的信眾,救贖它離開邪惡,用你的愛讓它完美;使已成聖潔的它合一,從四方進到你已為它預備的國度;國度是屬你的直到永遠。
10:6 願你的恩典降臨,願這世界結束,和散那歸於大衛的神!任何聖徒讓他來參加,如果不是就讓他悔改,願主來(Maranatha),阿們」
10:7 但讓那些先知們參加聖餐禮,無論如何他們都會想要。

第三章

11:1 因此,無論誰來教導你們上述這些東西,就接待他。
11:2 如果一個教師行為偏差,並且教導不同的教義,顛覆其中內容,不要聽他的,不過,如果他能增長你的好行為和關於主的知識,就像你會接待主一樣接待他。
11:3 關於使徒和先知,要按造福音書所載。
11:4 接待每一位使徒,像你會接待主一樣。
11:5 他會停留一天,如果需要,兩天,但他如果停留三天,他就是假先知。
11:6 當這使徒離開時,除了給他夠他吃到下個住處的食物,不要給任何東西。如果他要錢,他是個假先知。
(10:40-41)
11:7 不要試探或和任何受靈所感說話的先知爭論,因為所有的罪都會被赦免,唯有這個罪不被赦免。
11:8 然而,不是所有受靈所感說話的都是先知,只有那有主的性情的才是;因此,藉著他們的性情,應可以分辨真假先知。
 (12:31-32,可3:29,路12:10,太7:15-20)
11:9 如果任何先知受靈所感要一份餐點,他不應該吃,如果吃了,表示他是假先知。
11:10 如果任何先知教導真理,但他自己不行他所教的,他是假先知。
11:11 任何真的或是被認可的先知,如果施行一個超自然的祕密儀式,但卻不教別人如此行,你不該論斷他,因為神會審判,同樣老邁的先知也是如此。
11:12 如果有人被靈所感說:「給我錢。」或是要其他東西,不要聽信他;但是如果他告訴你是有別人需要,你該給那些人,必且沒有人可以譴責他。
12:1 接待一切主內的訪客,然後明智地觀察他的意向。
12:2 如果來的人是個旅客,盡可能協助他,但他不應該和你同住超過二或三天,除非真的需要。
12:3 如果他想和你一塊定居,而他是位工匠,讓他自己工作過活。
12:4 如果他不是一個工匠,那你就自己決定是否他以基督徒的身分和你住在一起,但是不可無所事事。
12:5 如果他不工作,要靠基督得好處。這種人避而遠之。
 (帖後3:6-12)

第四章

13:1 任何想和你們住在一起的真先知都當得他的飲食,
13:2 同樣的,一個真的教師也配得,但是他要和工匠一樣靠工作過活。
13:3 因此,把你生產的一份,酒槽裡的酒、脫殼的莊稼、牛、羊,給先知們,因為他們是你們的主祭司。
13:4 如果你們當中沒有先知,把他們給窮人。
13:5 如果你做餅,把生產好的按照誡命給予。
13:6 同樣的道理,當你們開一罐酒或是油,將一份給先知們。
13:7 是啊,錢、衣服和一切財物,都按照誡命,將一份給先知,這樣對你們好。
14:1 在主日聚會,分杯和餅,先為你的罪懺悔,你的奉獻才得潔淨。
14:2 但和同伴起爭執的人,在他們和好前,不要讓他們一起聚會,這樣你們的奉獻才不會被汙穢。
14:3 主曾說:「任何地方和時間都要獻上乾淨的祭,因為上主說:『我是偉大的君王』,我的名在外國人中是美好的。」
(5:23-24)
15:1 因此,你們自己選出有主的美德的長老和執事,溫順不愛錢財,真誠和受肯定的人,這些美德也同樣適用於要求先知和教師職份的人。
15:2 因此,不要藐視先知和教師們,他們是你們其中高貴的人。
15:3 互相訓勉,但要不動怒並平和地,像福音書上一樣。不要和那毀謗弟兄的人說話,也不要聽他說話,直到他悔改。
15:4 禱告、施捨和作其他好行為,按照你在主的福音書裡所載的去作。
(18:15-17,太6:2-8,太6:16-17)

第五章

16:1 要謹慎你們的生活,不要讓你的燈熄滅,或是讓你的腰部鬆弛;反要預備好,因為你不知道主什麼時候會來。
16:2 常聚會,尋求對你靈魂有益的事物,因為就算你一直信,但行為不完美(成熟)到了最後也沒有用處。
16:3 到了最後的日子,假教師和迷惑你的人會與日俱增,羊將會被變成狼群,愛將轉為恨。
16:4 當越來越無法無天,他們會彼此仇恨和背叛,然後這世界的騙子將會像神的兒子出現,他會行神蹟奇事,這世界將會被交在他手中,他將做些這世界從沒發生過的非法之事。然後,創造人的那位將會來用火審判和試驗,許多人將會被絆倒並滅亡;但是那些持守在信仰中的將會從詛咒中被救贖存活。
16:6 接著真理的神蹟將出現:首先天會開啟,然後有號角響起,接著死人復活。
16:7 並非全部,但就像我們知道的:「主將會和他的聖徒一起來。」
16:8 然後這世界將看見主在天空的雲上來臨。


5 則留言:

Johnson 提到...

"10:1 領過剩餐後,"
是聖餐嗎?

TIMO 提到...

8:1 "不要和偽善的人一起禁食,因為他們在星期一和星期五禁食" 的 "星期五" 應該是 "星期四"。接下來的 "星期五"("你應該在星期三和星期五禁食")是對的。

Unknown 提到...

很美好的聖傳!(即使不是聖經正典,但是也很有幫助!)

Unknown 提到...

這些古代的原則,在2021的時代也可以使用!(很美好!)(可以免去爭端,也可以使人敬虔聰明!)

Alex Faceless 提到...

初代教會的教導,至今仍給人深刻的道德指引與啟發。